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是一場經濟“大考”。受疫情影響,居民生活、市場消費、企業復工等都面臨諸多障礙,但疫情之下也有新的機遇:電商行業在抗疫情、保民生、撐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帶動大量行業“逆勢”發展,讓人眼前一亮。這種勁頭持續下去,電商行業當能成為疫情后助推中國經濟恢復的強勁動力。
疫情發生后,各大電商為保障抗疫前線物資供應和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持。淘寶、京東等眾多電商和物流企業迅速行動,為疫情嚴重地區打通物資通道,如京東自營供應體系與供貨商高效配合,有效保證口罩、防護服、藥品等物資及時到達前線醫務人員手中,并通過數據挖掘推動上游制造商復工復產,顯示了以數字化供應鏈為代表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的鮮明特色。
疫情期間,消費者向線上消費大規模遷移推動電商擴大用工規模,對穩定就業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市場需求和升級進程被疫情提前激發,一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較差的群體,也開始主動使用這些新的功能,這在網絡教育、互聯網醫療等業務上表現得十分明顯。
但也有一些消費者可能迫于疫情只能選擇線上購物,疫情過后這部分流量可能回落,互聯網企業要避免疫情期間的強勁增長成為“曇花一現”,關鍵是要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并把數字化供應鏈等核心能力進一步對外開放,讓這個春天成為產業互聯網高速成長的新起點,不斷創新運營模式,打造新的競爭優勢。疫情期間出現的“共享員工”等新的共享經濟、創新經濟模式,給未來企業運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如何讓這些新模式成為統籌整合社會協作網絡、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的法寶,而非披著“共享”“創新”外套的泡沫,是未來互聯網企業挖掘競爭新優勢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網絡技術與現代物流的創新發展造就了電商行業,電商行業也顯示出了應有的社會責任擔當。相信通過抗擊疫情的磨練與考驗,電商行業能夠激發出無限潛力,打造好以數字化供應鏈為代表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助推中國經濟穩健強勁高質量發展。